English

莨菪类药研究四十年

2000-01-31 来源:光明日报 杨国栋 我有话说

莨菪类药(HenbaneDrugs,简称莨菪Langdang)也称阿托品样药,经典药理学归为抗胆碱药。我国莨菪植物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其中山莨菪碱和樟柳碱是我国发现和开发的。

近40年,在国外对莨菪研究趋于衰减和零星之时,我国对这类药的研究却成为热点,成果迭出。我研究莨菪类药是受钱潮、祝寿河等老一辈医学家的教导和启迪,于60年代开始临床实践;70—80年代致力于研究莨菪类药新的药理作用和推广莨菪疗法,并与微循环研究相结合,促进了临床微循环的发展;90年代进行莨菪与戒毒脱瘾相结合的研究,创立了别树一帜的中西医结合戒毒新模式。

一、重新认识莨菪药理、拓展莨菪疗法

中医古籍记载:莨菪又名天仙子,性毒,服其子,两眼发红,狂浪放荡。古时对莨菪药传奇式记载,给这类药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1962年,我们在临床上应用东莨菪药治疗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败血性休克、极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呼吸衰竭取得成功。应用东莨菪碱静脉复合麻醉抗休克,使241例感染性休克病人,死亡率由原来的50%降到12%。80年代初开始集中精力从事莨菪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1983年,浙江省卫生厅及有关部门,请全国专家在昆明鉴定了12项莨菪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均获得好评,并获得多项成果奖。一系列基础研究业已证明莨菪类药除抗胆碱作用外,还有多种非M受体作用,如调节多种神经体液因子、钙拮抗、抗氧化、膜保护和改善微循环等新的药理作用,扩展了莨菪类药的适应症证,初步统计较常用的有49种病症,不少还为首选或常用。

80年代经过全国协作攻关,对感染性休克、重型肝炎、河豚鱼中毒、冠心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癫痫、肺水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当时国内外先进水平。1984年国内协作应用莨菪类药抢救各类休克2077例,总病死率降到8.7%。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莨菪类药治疗重症肝炎264例,存活率达50%,而不用莨菪药的对照组存活率为25.1%。

二、莨菪类药与微循环相结合,开辟研究新途径

不少临床学家以莨菪类药为工具叩开了微循环研究的大门,并扩充了临床治疗手段。短短数年,绝大多数医院都开展了临床微循环观察和血液流变学检测。

70年代开始,我以莨菪类药作为研究工具,阐述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和某些疑难杂症的共同发病机理,即信息—效应—能量的发病学认识。而微循环障碍是重要的中间环节。在我国中医的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相结合,改善微循环与活血化瘀相结合的研究中,为异病同治找基础,给证找微观辨证指标。由于全国参加微循环研究的面广人多,经过近30年的努力,现已基本弄清莨菪类药对微循环的作用,即莨菪类药能调节微血管舒缩,改善微血流流态、流速、流量,增强微动脉自律运动,减轻微血管渗漏,降低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性,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及白细胞附壁等,成为一种较常用的治疗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戒毒,莨菪出新奇葩

我们依据30多年莨菪类药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借鉴中药麻醉研究的经验,闯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模式,即中西医结合莨菪戒毒。

中医戒毒有一套独特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药,突出了辨证的特色。莨菪戒毒无痛苦,不成瘾,高效,速效,短短8年时间,我所就使7000多毒瘾病人脱毒,同时完成了30多项成瘾和脱毒的机制研究,证明海洛因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病,东莨菪碱具有抑制吗啡成瘾的作用。1997年6月,经过深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又推出莨菪快速戒毒法。

(作者系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所长,宁波市戒毒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